氣管狹窄模型
背景介紹:
氣管狹窄(Tracheal stenosis)是由于喉氣管軟組織和軟骨支架結構損傷、缺失使得喉氣管腔內發生崎形、縮窄性病變。其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喉氣管狹窄最常見的病因是外傷、醫源性損傷和喉氣管良、惡性腫瘤。其病理機 制主要在于外傷、手術或插管過程中,對喉氣管粘膜造成損傷,引起急性炎癥反應,使肉芽組織最終形成瘢痕組織増生。 硬質尼龍刷刷擦的方法建立肉芽組織増生性氣管狹窄的實驗動物模型,可模擬氣管切開到肉芽組織増生造成氣管狹窄的整個病理生理過程,更加貼近于臨床實際,且具有操作簡單、成功率髙、造模周期短、費用較低及推廣性強等優勢,可為良性氣管狹窄機制探究及治療提供可靠的實驗動物模型基礎。
模型示意圖應用方向:
呼吸系統相關課題。
關鍵詞:
氣管狹窄、Tracheal stenosis
實驗動物:
品系:日本大耳兔、新西蘭大白兔;周齡:13-15周;性別不限。
造模方法:
兔子經禁食、麻醉、備皮消毒。于頸部開口暴露氣管后切開氣管,之后采用硬質尼龍刷摩擦氣管,之后縫合消毒 傷口,待其自然清醒后放回籠中。
模型驗證:
術后4d模型組動物出現不同程度呼吸困難表現(呼吸頻率加快、喘鳴聲及鼻翼煽動)。10d后肉眼可觀察到造模處出現黏膜充血,呈暗紅色,管腔狹窄,表示模型構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