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模機制:
正常時動脈系統壓力大于靜脈系統壓力。動、靜脈短路使動脈系統的血液向壓力低的靜脈系統分流, 分流值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吻合口的大小和主動脈與下腔靜脈的壓力階差。動、靜脈血液分流,致靜脈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臟負荷,長期發展可致心衰。
造模方法:
選用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于腹主動脈上左腎動脈起始部下2mm處,用無創血管夾阻斷腹主動脈血流,穿刺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后,用黏著劑封閉穿刺點,術后籠養4周,大鼠心臟重量,體重比值明顯增加,心肌出現肥厚,左室舒張末壓顯著升高,左室收縮力明顯受損,產生心衰。
或大鼠用8號針頭在左腎下方0.8~1.0cm處斜行30°穿刺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制造心力衰竭模型。
模型特點:
此種方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可靠,臨床擬似性較好。但建立此種模型需要較好的條件和設備,操作較復雜,成功率決定于技術水平。
模型評估和應用:
此種模型擬似臨床高心輸出量心衰,較多用于CHF時神經內分泌機制的改變,水電解齋亂和腎功能異常以及藥物實驗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