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恐懼實驗系統(FCS)用于小型嚙齒類動物(大、小鼠)環境相關條件性恐懼實驗研究。嚙齒類動物 在恐懼時會表現出特有的不動狀態(immobility),動物在這種情況下傾向于保持靜止不動的防御姿勢。 抗抑郁藥和抗中樞興奮藥可以明顯縮短不動狀態持續的時間。實驗過程中,實驗對象被給與一個聲音信號 (條件刺激),隨后給予電擊(非條件)刺激。
該訓練稱為條件性訓練,訓練結束后實驗動物進行聲音信號或環境聯系性實驗。一般情況下嚙齒類動物對 相應的環境和不同環境下同樣的聲音信號都會做出明顯的條件性恐懼反應,如靜止不動。這種測試可以在 訓練結束后立刻或幾天后進行可以提供在條件信號影響下短期和長期記憶的信息。
實驗方式(1)
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條件性訓練(第1天)
無刺激 180s
聲音信號 30s
電擊 2s
無刺激 20s
第一階段為訓練實驗,實驗動物被給予條件性聲音刺激。
第二階段:環境相關(2天)
無刺激 180s
第二階段將實驗動物放入第一階段中的環境中以期評價環境相關的條件性恐懼程度。
第三階段:改變的環境相關信息(2天+2h)
無刺激 180s
聲音 180s
無刺激 60s
改變環境信息(比如在實驗箱中放入一個分隔板、改變光源和背景噪音或用其他溶液清洗實驗箱等)后觀 察動物的條件性恐懼程度。刺激的順序由實驗者決定。
實驗結束后通過軟件分析系統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
以上的實驗中,第二階段沒有給與任何刺激但是實驗動物表現出明顯的環境相關性恐懼,表現為活動性明顯減少,但是并沒有出現freezing反應,在第三階段,同一只動物在改變了環境后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動反應(活動性減少),但是在給與聲音信號后,可以觀察到明顯地條件性恐懼freezing反應。
實驗方式(2)
模型的制備:將大鼠放在動物飼養室內適應一周。飼養室內溫度為24±0.5℃,濕度為60%,光:暗周期為 12h:12h(光照時間為8:00-20:00),隨機分籠單獨飼養,自由進食、飲水。
A.條件性恐懼的建立:將大鼠分別放入斯金納箱(箱子底部為銅條柵欄,可通電)內,適應2分鐘后再給 予單一頻率聲音信號(4.5KHZ,60dB,30S,該聲音由美國Adobe公司的Adobe Audition2.0軟件制作)適應4次 (兩次聲音間隔1-4分鐘),然后再給予6次以聲音信號為提示的不可逃避足底電擊(1mA,5s),聲音與電擊同 時結束,兩次聲音間隔為1-4分鐘,共28分鐘。動物在被電擊時發生驚叫、驚跳、逃避等,聽到聲音提示時 出現慌張、逃避或者僵立行為(除呼吸外無其他運動行為),這樣建成恐懼動物模型(以下簡稱建模)。 實驗結束后讓動物在斯金納箱內繼續停留2分鐘后放回飼養籠飼養。每次實驗結束后用90%酒精擦拭箱 底,用濕布擦拭箱壁,以避免殘留氣味對后續實驗大鼠的影響。
B.恐懼消退訓練:24h后將已經建立條件性恐懼的動物再次放入斯金納箱內,僅給予聲音信號16次,兩 次聲音間隔為1-2分鐘,共24分鐘??謶謱φ战M在對應的時間點放進斯金納箱內24分鐘,不進行消退訓練 (不給聲音刺激)。
C.條件性恐懼消退保持測試:恐懼對照組和恐懼消退組(注:此時大鼠分為兩組:恐懼消退組和對照 組)分別在恐懼消退訓練后的第1、3、7天將大鼠放在訓練箱內,給予5次聲音信號,時間間隔為0.5s,記 錄3分鐘內的不僵立時間,計算3分鐘內不僵立時間百分比,作為消退保持成績。百分比越高,表明消退保 持成績越好。
可記錄的數據和參數
1)Freezing相關:實驗時間、freezing總次數、每次freezing時間點、每次freezing持續時間、freezing總 時間、freezing時間占總時間的百分比。
2)活動度相關:總實驗時間、總距離(cm)、總平均速度(cm/s)、每個階段的時間、距離及平均速度。